为深化“党建引领、专业互补、实践育人”融合成效,推进基层党支部书记项目落地见效,9月29日,后勤集团机关第二党支部与粮食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组织携手,组织学生走进梦溪校区学生食堂,开展“沉浸式”食品安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筑牢食品安全认知防线。
活动伊始,后勤集团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刘素美带领学生直奔食堂原材料验收区,以“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为核心,现场示范验收流程。从叶菜类黄叶虫蛀排查到根茎类腐烂变质检查,她逐项讲解验收标准,直观传递“食品安全始于源头”的理念。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要点,主动提问交流,现场氛围热烈。
食品检测环节是此次实践的“专业实训场”,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曹颖化身“实践导师”,带领学生们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实操。“农药残留速测卡的原理是基于酶抑制剂检测原理,是利用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高敏感的胆碱酯酶和显色剂做成的试纸。这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系。在检测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存在这类农药,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后续的显色反应,通过观察显色情况可以判断农药残留的情况。”曹颖耐心讲解并细致指导学生完成样本处理、试剂滴加、结果判读等步骤。学生们分组协作,专注观察检测卡颜色变化。当确认所有检测样本均显示“合格”时,大家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并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乐趣。
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学生观察员”岗位。学生跟随食堂工作人员深入食材储存区、加工操作间。详细了解不同食材的分类存放要求,见证从食材清洗切配到烹饪制作的全流程管控,让学生们对“明厨亮灶”背后的精细化管理及安全管控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实践出真知!”参与活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与营养专业学生周同学感慨,从原材料验收的细致核对,到农残检测的科学严谨,再到加工过程的规范管控,每一步都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这次实践让专业知识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此次支部共建实践活动,既是深化党支部书记项目的重要举措,更创新了食品安全教育形式,实现了党建与专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后勤集团机关第二党支部将持续以书记项目为纽带,与粮食学院深化合作,围绕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主题开展更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党建育人成效落到实处。
(撰稿:桂玲 初审:刘素美 二审:崔楼)